什么是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的疾病,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外伤、鼻腔鼻窦肿瘤等,临床表现有鼻塞、头痛、鼻出血等,诊断方法有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鼻部CT检查,无症状者定期观察,有症状者通常需手术治疗矫正偏曲以恢复鼻腔功能。
一、鼻中隔偏曲的定义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的一种疾病。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正常情况下鼻中隔应该是居中的,当组成鼻中隔的结构发育不均衡,或受到外伤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导致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
二、鼻中隔偏曲的常见病因
1.先天性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鼻中隔各骨及软骨之间生长不均衡可导致鼻中隔偏曲,这种情况在一些先天性颅面畸形患者中较为常见,由于胚胎时期的发育异常,鼻中隔的结构无法正常形成居中的状态,可能在出生时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曲,但有些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才逐渐显现出症状。
部分婴幼儿因在分娩过程中,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鼻中隔的软骨或骨发生轻度的偏曲,不过这种先天性的轻度偏曲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不一定会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
2.外伤
多发生于鼻外伤后,如车祸、运动撞击、斗殴等导致鼻骨骨折的同时,常常会引起鼻中隔骨折及偏曲。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较重的鼻外伤,会直接破坏鼻中隔的正常结构,导致鼻中隔形态改变。例如,鼻骨骨折后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复位,就很容易引发鼻中隔偏曲。
儿童时期的鼻外伤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引起鼻中隔偏曲,因为儿童的鼻中隔骨和软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受到外伤后更容易发生结构的改变。
3.鼻腔鼻窦肿瘤
鼻腔内的一些肿瘤,如鼻腔内的息肉样病变、鼻窦的肿瘤等,会逐渐生长并压迫鼻中隔,导致鼻中隔向对侧偏曲。例如,巨大的鼻息肉可能会从一侧鼻腔生长,不断挤压鼻中隔,使其向另一侧偏移。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肿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往往会随着肿瘤的增大而逐渐加重。
三、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
1.鼻塞
是鼻中隔偏曲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偏曲的鼻中隔可阻塞一侧鼻腔,引起单侧鼻塞;也可因鼻中隔向两侧偏曲,导致双侧鼻腔狭窄,引起双侧鼻塞。鼻塞的程度轻重不一,与偏曲的程度和部位有关。例如,鼻中隔呈“C”形偏曲时,常引起单侧鼻塞;而呈“S”形偏曲时,多引起双侧鼻塞。在儿童中,严重的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塞可能会影响呼吸和睡眠,进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睡眠时的鼻塞会导致儿童缺氧,影响睡眠质量,从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等。
2.头痛
偏曲的鼻中隔可刺激、压迫鼻腔外侧壁的鼻甲,尤其是高位鼻中隔偏曲时,偏曲部位常与中鼻甲、下鼻甲接触或靠近,刺激鼻甲黏膜,引发反射性头痛。头痛多位于同侧头部,如偏曲部位压迫下鼻甲,可引起同侧的颞部、额部或枕部头痛。这种头痛在长时间站立、劳累或月经期等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能会加重。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加重头痛的症状,需要特别关注。
3.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处的黏膜较薄,而且此处的黏膜张力较大,受气流、尘埃等刺激后容易发生黏膜糜烂、溃疡,从而导致鼻出血。鼻出血多发生在偏曲的凸面、骨棘或骨嵴的顶尖部。鼻出血的量一般较少,但有时也可能较为剧烈。在老年人中,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出血可能与同时存在的鼻腔黏膜干燥等因素有关,而儿童鼻出血则可能与鼻中隔偏曲处黏膜较脆弱有关。
四、鼻中隔偏曲的诊断方法
1.前鼻镜检查
是初步诊断鼻中隔偏曲的常用方法。通过前鼻镜可以观察到鼻中隔的形态,如是否有偏曲、偏曲的部位(是偏向一侧还是两侧,是呈“C”形、“S”形还是其他形状)、是否有骨棘或骨嵴等。检查时需要充分收缩鼻腔黏膜,以便清晰地观察鼻中隔的情况。但前鼻镜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偏曲程度较轻或隐蔽部位的偏曲可能观察不够准确。
2.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以更清晰、直观地观察鼻中隔的全貌,包括鼻中隔各部位的形态、黏膜情况等。鼻内镜能进入鼻腔的深部,对鼻中隔的细微偏曲也能准确发现,是诊断鼻中隔偏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明确偏曲的具体位置、程度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能清楚看到鼻中隔偏曲处与中鼻甲、下鼻甲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压迫等情况。
3.鼻部CT检查
鼻部CT检查可以提供鼻中隔的三维图像,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鼻中隔与周围骨质、鼻窦等结构的关系,对于判断鼻中隔偏曲的程度、范围以及是否合并鼻窦病变等有重要价值。通过鼻部CT,可以清晰地看到鼻中隔各骨和软骨的具体形态,以及是否存在骨质的吸收、增生等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鼻中隔偏曲病例,鼻部CT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五、鼻中隔偏曲的治疗原则
1.无症状的鼻中隔偏曲
如果鼻中隔偏曲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因为有些鼻中隔偏曲是先天性的轻度偏曲,并不影响鼻腔的正常功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干预。但需要提醒患者注意避免鼻部外伤等情况,防止偏曲程度加重。对于儿童来说,定期观察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的鼻腔还在不断发育,轻度的无症状鼻中隔偏曲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
2.有症状的鼻中隔偏曲
手术治疗:当鼻中隔偏曲引起明显的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恢复鼻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具体的手术方式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鼻腔的发育情况和手术对鼻腔功能的影响,尽量选择对鼻腔发育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并在术后密切观察鼻腔的恢复情况。
总之,鼻中隔偏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鼻部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要借助多种检查方法,治疗则根据是否有症状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