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异物感咳嗽是怎么回事
咽喉异物感咳嗽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咽喉部疾病(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会厌囊肿)、上呼吸道其他疾病(如鼻窦炎、喉炎)、消化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症、癔症);相关检查有喉镜检查(间接喉镜、纤维喉镜)、鼻窦CT、胃镜检查、心理评估;应对建议包括针对疾病因素的应对(如慢性咽炎避免诱因、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考虑切除、会厌囊肿手术切除等)、针对精神心理因素的应对(如焦虑症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癔症心理治疗),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的注意事项。
慢性咽炎:是引起咽喉异物感咳嗽较常见的原因。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淋巴滤泡增生,患者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感,常伴有刺激性咳嗽,尤其在晨起时明显。研究表明,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慢性咽炎,进而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的症状。例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慢性咽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的几率也随之增加。
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扁桃体炎,炎症持续刺激咽喉部,导致咽喉异物感,并可引起咳嗽。尤其是儿童,若扁桃体反复发炎,更容易出现此类症状。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扁桃体炎,进而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
会厌囊肿:会厌部位的囊肿较大时,会引起咽喉异物感,并且可能刺激喉部引起咳嗽。会厌囊肿的形成可能与喉部慢性炎症、机械刺激等有关,通过喉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上呼吸道其他疾病:
鼻窦炎:鼻窦炎患者鼻腔内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可导致咽喉异物感,并引起咳嗽,这种咳嗽多在晨起时明显,因为夜间分泌物积聚较多,晨起后体位改变导致分泌物刺激咽喉。有研究显示,鼻窦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的症状,且鼻窦炎病情控制不佳时,咽喉异物感咳嗽也不易缓解。
喉炎:急性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除了声音嘶哑外,也可能出现咽喉异物感和咳嗽;慢性喉炎则多因用声过度、长期吸烟等因素导致,咽喉部黏膜慢性炎症改变,出现异物感及咳嗽症状。长期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患慢性喉炎的风险较高,更容易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
消化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咽喉异物感,同时可导致咳嗽。胃食管反流病在夜间平卧时更容易发生,因为此时胃酸反流的几率增加,所以患者夜间咳嗽可能更为明显。肥胖、妊娠、长期饮酒等因素都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相关,这些人群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症:焦虑情绪可导致患者感觉咽喉部有异物梗阻,从而产生咽喉异物感,并引发咳嗽。这类患者的咳嗽往往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在情绪缓解后,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人群,如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等,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相关的咽喉异物感咳嗽。
癔症:癔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的症状,多与心理暗示等因素有关。癔症的发生往往与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创伤等因素相关,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发生此类情况,因为女性在情绪调节等方面可能相对更敏感。
咽喉异物感咳嗽的相关检查
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可以观察咽喉部的大致情况,如咽喉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新生物等。操作相对简单,但对于喉部深部结构观察可能不够清晰。
纤维喉镜:能更清晰地观察咽喉部的细微结构,包括会厌、声带、梨状窝等部位,可发现早期的微小病变,如较小的囊肿、早期的肿瘤等。对于怀疑有咽喉部病变导致异物感咳嗽的患者,纤维喉镜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鼻窦CT:对于怀疑有鼻窦炎导致咽喉异物感咳嗽的患者,鼻窦CT可以明确鼻窦的炎症情况,如鼻窦黏膜是否增厚、有无积液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胃镜检查: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咽喉异物感咳嗽的患者,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的黏膜情况,明确有无反流性食管炎等病变,同时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心理评估:对于考虑精神心理因素导致咽喉异物感咳嗽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如焦虑抑郁量表等,以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辅助诊断。
咽喉异物感咳嗽的应对建议
针对疾病因素的应对:
咽喉部疾病相关:如果是慢性咽炎引起,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等。对于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可能需要考虑扁桃体切除手术。会厌囊肿则多需要手术切除治疗。
上呼吸道其他疾病相关:鼻窦炎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抗感染治疗以及鼻腔局部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喉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声,急性喉炎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
消化道疾病相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避免进食过饱、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睡觉时抬高床头等,同时可能需要使用抑酸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精神心理因素的应对:对于焦虑症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癔症患者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正确面对心理问题,缓解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时,要特别注意排除呼吸道异物等情况。如果是儿童扁桃体炎导致,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持续不退、呼吸急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要注意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避免过度喂养。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时,要警惕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如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使用某些药物需要更加谨慎。老年人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咽喉异物感咳嗽也较为常见,要注意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女性:女性在妊娠期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时,要谨慎用药,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可以先尝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如保持咽喉部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女性在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出现咽喉异物感咳嗽等不适,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