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未明,约占90%以上,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起病隐匿,需通过多次测血压等诊断,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由确定疾病或病因引起,约占5%-10%,有原发病特殊表现,需针对病因检查诊断,治疗针对原发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两者有影响,应对时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一、定义与病因
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未明确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环境因素,如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等。一般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长期作用导致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而引起。
2.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常见病因有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嗜铬细胞瘤,肿瘤可间断或持续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急剧升高;主动脉缩窄等心血管结构异常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二、临床表现特点
1.原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在体检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血压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如引起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
2.继发性高血压:部分患者血压升高较为突然且血压水平较高,可能有原发病的特殊表现,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除高血压外,还可出现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尿、夜尿增多等低血钾表现;嗜铬细胞瘤患者可出现阵发性血压升高,发作时伴有头痛、心悸、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状,发作间期血压可正常或仅轻度升高。
三、诊断方法
1.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通过多次测量血压来诊断,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同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如进行血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2.继发性高血压:除了测量血压外,需要针对可能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检查。如怀疑肾实质性病变,可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进行血醛固酮、肾素活性、24小时尿钾等检查;怀疑嗜铬细胞瘤,可进行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肾上腺CT或MRI等检查;怀疑主动脉缩窄,可进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检查。
四、治疗原则
1.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如减轻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采用DASH饮食(富含水果、蔬菜和低脂乳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6g;补充钾盐,多吃富含钾的食物;戒烟限酒;增加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药物治疗则根据患者的病情、血压水平及有无并发症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
2.继发性高血压: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肾实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需治疗肾脏疾病,根据病情可能采用药物治疗、透析等方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如果是肾上腺腺瘤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腺瘤来治疗;嗜铬细胞瘤患者多需手术切除肿瘤;主动脉缩窄患者可通过手术纠正血管狭窄等。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血压也可能会随之下降,但部分患者可能仍需要辅助降压药物治疗。
五、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两者的影响及应对
1.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人患原发性高血压时,往往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病情相对复杂。继发性高血压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好发疾病,如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发性高血压相对多见,常见病因可能与先天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有关;而中老年患者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可能与肾实质性病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有关。应对上,对于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在诊断和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和合并疾病情况。例如,老年人使用降压药物时需更加谨慎,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儿童和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要重视原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性别: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上,一般在更年期前女性发病率略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女性发病率逐渐升高,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在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某些疾病可能有一定性别倾向,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略高一些。应对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性别相关的生理和激素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3.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对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均有影响,但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只是辅助治疗,关键是治疗原发病。而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治疗措施。例如,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升高血压,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都应限制钠盐摄入,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还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
4.病史: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而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病史的人群更易患继发性高血压。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在监测血压时要更加密切,一旦发现血压异常,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例如,有慢性肾炎病史的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要考虑肾实质性病变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