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心脏停搏是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致全身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原因包括心脏本身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和外部因素(如触电、溺水、严重外伤、药物中毒),临床表现有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急救需进行心肺复苏(含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预后与抢救黄金时间有关,预防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危险因素、定期体检

一、心脏停搏的定义

心脏停搏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正常心脏有规律地跳动来维持血液循环,而心脏停搏时心脏不再有效收缩和泵血,导致全身重要器官得不到血液供应。

二、心脏停搏的原因

1.心脏本身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等病变,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不足。例如,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和机械收缩功能,增加心脏停搏的发生风险。在有长期冠心病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人群中,心脏停搏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会逐渐变薄、变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些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容易出现心脏停搏。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心肌病相关的心脏停搏,中青年人群中也有心肌病导致心脏停搏的病例报道。

心律失常: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会使心脏不能正常有序地跳动。例如,心室颤动时心脏的电活动完全紊乱,无法有效泵血,迅速导致心脏停搏。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心脏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受到心律失常的影响而出现心脏停搏。

2.外部因素

触电:人体接触到电流时,电流通过心脏会干扰心脏的正常电活动,导致心脏停搏。无论是高压电还是低压电,都可能引发这种情况,在工作或生活中接触到电源的人群都有触电导致心脏停搏的风险,尤其在电气设备操作不当或处于危险电气环境中的人群更易发生。

溺水: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导致缺氧,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可能引发心脏停搏。儿童由于好奇心强且自我保护能力弱,在水边活动时溺水导致心脏停搏的风险相对较高;成年人在意外溺水时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严重外伤:胸部等重要部位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直接损伤心脏或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脏停搏。例如,胸部遭受暴力撞击导致心脏破裂等情况,会迅速引起心脏停搏,外伤患者中此类情况多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严重外伤场景。

药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或中毒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脏停搏。例如,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进而导致心脏停搏;某些化学物质中毒也可能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不同用药人群,尤其是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或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人群,需警惕药物中毒导致心脏停搏的可能。

三、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心脏停搏后,脑部迅速得不到血液供应,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突然丧失,无法对刺激做出正常反应。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心脏停搏发生时都会很快出现意识障碍。

2.大动脉搏动消失:主要是指颈动脉和股动脉等大动脉的搏动不能触及。医护人员在判断心脏停搏时,会首先检查大动脉搏动情况,若大动脉搏动消失,高度提示心脏停搏。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大动脉搏动消失都是心脏停搏的重要体征表现。

3.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心脏停搏后,呼吸也会很快出现异常,可能表现为呼吸停止,或者呈断断续续的叹息样呼吸。这是因为心脏无法泵血,导致全身缺氧,呼吸中枢受到影响所致。各年龄段人群在心脏停搏时都会出现呼吸的异常改变。

四、心脏停搏的急救措施

1.心肺复苏(CPR)

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对于儿童患者,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频率要相应调整,儿童(1-8岁)按压频率也是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婴儿(1岁以下)则用两手指进行按压,频率同样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

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等,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对于有颈部外伤的患者,要采用改良的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避免进一步损伤颈椎。

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可。对于儿童和婴儿,人工呼吸的气量要适中,避免过度通气。

2.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如果现场配备有AED,应尽快按照AED的提示操作。AED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会发出充电提示,此时施救者要远离患者,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AED适用于各年龄段发生心脏停搏的患者,能有效提高心脏停搏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五、心脏停搏的预后及预防

1.预后

心脏停搏发生后,抢救的黄金时间非常关键,一般认为4-6分钟内是大脑细胞不发生不可逆损伤的关键时间段。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和除颤等抢救措施,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可能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和意识;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脑死亡等严重后果,预后极差。不同年龄的患者预后有所差异,年轻人在心脏停搏后若能及时得到抢救,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预后往往较差。

2.预防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积极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心脏停搏的发生风险。例如,冠心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脂、血压等指标,规律服用抗血小板、降脂等药物。

避免危险因素:远离触电危险环境,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在水边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溺水;注意交通安全,避免严重外伤;谨慎用药,避免药物过量或中毒等情况。对于儿童,要加强监护,避免其接触危险的电气设备和水边等危险区域;老年人要注意行动安全,防止摔倒等外伤。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疾病等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心脏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加强体检频率。

了解疾病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主要是指心室肌快速、完全不协调收缩,心室无法进行机械性收缩,造成其泵血功能异常的一种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停搏几秒内算正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都是规整、匀齐的,不会出现心脏停搏的现象,出现心脏停搏的现象,多数提示为病理因素。可以见于一些全身性的严重疾病,或者是一些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疾病,多数是一些缓慢型心律失常引起的一般。如果伴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同时心电图上检查发现心脏停搏的时间在3秒以上,可以考虑进行安装
心脏停搏2秒有危险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停搏达到2秒是非常危险,心脏停搏2秒,心率只有每分钟30次左右,这个心率水平是完全不能满足身体对射血的要求,所以心脏停搏2秒需要引起重视。这种情况需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看这种2秒以上的停搏发生的次数是多少,患者的平均心率是多少,最慢心率是多少,明确是否有窦房结功能的异常。如果这种常见心脏停搏频繁
心脏停搏几秒内算正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停搏时间为1.1秒是正常的。若是每分钟60次,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是1秒。心脏在1.1秒内停止跳动,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超过1.5秒是一个很长的间隔和一种异常情况。这种现象需要用心电图来观察。心跳的长期间隔需要由频率决定。如果只是偶尔发生,就算停止超过1.5秒,也不是问题。但频发表明窦房结功能不好。
胰腺癌最后死时的症状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胰腺癌最后死时的症状主要有剧烈疼痛、极度消瘦、黄疸加重、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循环衰竭、全身衰竭等。 1.剧烈疼痛 癌细胞侵犯神经等组织,导致难以忍受的持续性、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极度消瘦 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能量,以及进食困难、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患者会出现极度消瘦、营养不良,甚至
二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严重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二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即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一般认为病情比较严重。 窦房传导阻滞可以根据阻滞的程度进行分类,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提示部分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能传入心房,可能会被阻滞,导致窦房结的兴奋性会发生中断,所以会有心脏偶尔停跳的情况发生,从而引起心动过缓。并且心动过缓会影响心脏射血,造成心脏、脑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有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可以从轻度病症、重度病症来分析。 1、轻度病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病变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临床轻度患者常表现为心悸、记忆力减退、乏力和运动耐量下降。 2、重度病症 重度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少尿、黑朦、晕厥的现象。 随着窦房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心力衰竭、阿-斯综合
心脏停搏2秒有危险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停搏2秒是否有危险,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心脏停搏2秒属于短暂的心脏停搏,若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促进心脏恢复正常的搏动,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相对不危险。如果患者出现心脏停搏2秒现象,没有积极就诊检查治疗,造成心脏停搏现象再次出现,导致心脏无法较好地将血液泵
心脏偷停有生命危险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偷停一般指心脏停搏,心脏停搏是否有生命危险,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心脏停搏是指心脏完全丧失电活动,处于无收缩的静止状态,可能与冠心病、心肌病、电击、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因素有关。如果心脏停搏时间较短,仅有3-5秒,大多数患者可能仅会出现头晕、黑蒙、全身无力等症状,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停搏
心脏停搏怎么办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停搏一般指心脏骤停,需根据原因治疗,包括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1、心肌炎 如果诊断为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情绪刺激。病毒感染者可用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若进展为心力衰竭,可进行吸氧,并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多巴胺等药物治疗。如果引起心源性休克,可采用主
心脏停搏是怎么回事?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停搏主要是意外、心脏病变、急性中毒、脑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的。 1.意外 患者发生创伤、电击、窒息等意外时,可对其心脏的血液供应产生影响,造成其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脏停搏的情况。 2.心脏病变 患者的心脏发生病变,导致其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时,可造
心脏停搏2秒有危险吗?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如果停搏三秒以上会有眼前发黑,头晕,心绞痛,甚至是意识丧失的症状,停搏15秒以上会出现阿斯综合征,停搏五分钟可能会出现大脑缺氧损伤和死亡。所以我们认为心脏停搏两秒钟一般没有什么危险,不会引起晕厥或者意识丧失,但是需要积极地寻找心脏停搏的原因,比如说心肌炎、脑出血等。
心脏停搏2秒有危险吗?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停搏两秒,需要明确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如果是在熟睡状态时,迷走神经兴奋,心脏出现两秒钟停搏,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在夜间睡眠状态时,心跳偏慢是大部分人群正常的状态。而在清醒状态下,心脏停搏两秒钟,需要去明确是否由于一些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症状,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可能会导致心脏出现长间歇,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否则有可能会
心脏停搏几秒内算正常?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正常人的窦房结是规律的、持续的发放冲动,引起心脏的收缩与舒张。窦房结在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停搏的,所以心脏停搏不管多少秒都是异常。心脏停搏的危害很大,心脏停搏可以造成严重的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中断10秒钟左右就可以出现意识丧失,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很快就会死亡。心脏停搏大部分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窦房结发生病变所导致。对于心脏停搏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