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什么病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引发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腺炎病因有胆道疾病、酒精、暴饮暴食等,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慢性胰腺炎与长期饮酒、胆道系统疾病等有关,有腹痛、消化不良等表现。诊断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轻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以及慢性胰腺炎的内外科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胰腺炎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胰腺炎的定义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血液和尿液中淀粉酶含量升高。
二、胰腺炎的分类及病因
1.急性胰腺炎
病因:
胆道疾病:胆石症等胆道疾病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由于胆总管与胰管有共同的开口,胆道炎症等情况可使胆汁逆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导致胰腺自身消化。例如,有研究发现约5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是由胆道疾病引起。
酒精:长期大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酒精可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同时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引发胰腺炎。
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尤其是高脂、高蛋白食物,会使胰液分泌急剧增加,容易导致胰腺导管堵塞,引发急性胰腺炎。
其他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等)、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也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2.慢性胰腺炎
病因:
长期饮酒: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纤维化等病变。
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管结石等,可引起胰管梗阻,导致胰腺反复炎症发作,进而发展为慢性胰腺炎。
遗传因素: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存在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患慢性胰腺炎的风险。
其他: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营养不良等也可能与慢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关。
三、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胰腺炎
症状:
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常在饮酒或饱餐后发作,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束带状。
恶心、呕吐:患者常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
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
水电解质紊乱:由于呕吐、禁食等原因,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等。
体征:
腹部压痛:上腹部有明显压痛。
腹肌紧张:病情较重时可出现腹肌紧张。
腹胀:部分患者有腹胀表现。
2.慢性胰腺炎
症状:
腹痛: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钝痛或剧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两胁等部位。
消化不良: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导致食物消化吸收障碍。
消瘦:长期消化不良可导致患者体重下降、消瘦。
体征:
腹部压痛:上腹部可有轻压痛。
腹部包块: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多为增大的胰腺或胰腺假性囊肿。
四、胰腺炎的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可确诊急性胰腺炎。但血清淀粉酶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尿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尿淀粉酶升高较血清淀粉酶晚,但尿淀粉酶受患者尿量等因素影响,其特异性不如血淀粉酶。
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对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较高。
其他指标:如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血钙降低等。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是胰腺炎的初步筛查方法,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等情况,但对于胆道结石等病变的显示可能受肠道气体干扰。
CT检查: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胰腺的形态、有无坏死、胰周积液等情况,对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五、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1.急性胰腺炎
轻症急性胰腺炎:
禁食、胃肠减压: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缓解腹胀。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抑制胰液分泌:可使用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减少胰液分泌。
止痛: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缓解腹痛,但要注意与其他治疗的配合。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
液体复苏: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抑制胰酶活性:可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抑制胰酶分泌。
抗感染: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营养支持: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病情稳定后可考虑肠内营养。
手术治疗:对于出现胰腺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慢性胰腺炎
内科治疗:
去除病因:如戒酒、治疗胆道疾病等。
止痛:使用止痛药物缓解腹痛,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止痛方案。
营养支持: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对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出现消化不良的患者,可补充胰酶制剂。
手术治疗:对于有胰管梗阻、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六、不同人群胰腺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胰腺炎
特点: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可能较凶险。病因多与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腹痛可能不如成人剧烈,容易被忽视。
注意事项:儿童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2.老年胰腺炎
特点:老年胰腺炎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腹痛可能较轻,而全身症状相对明显。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在治疗胰腺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女性胰腺炎
特点:女性胰腺炎的病因与男性有一定相似性,但在妊娠期发生胰腺炎较为特殊,妊娠期胰腺炎可能对母婴造成严重影响,如早产、胎儿窘迫等。
注意事项:女性患者尤其是妊娠期女性,若发生胰腺炎要及时就医,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自身基础疾病的管理,如胆道疾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