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气管炎的中医方法
支气管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按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来应对。中药内服需辨证论治,不同证型有相应治法和方剂;针灸包括体针和耳针,有选穴及操作方法;推拿按摩有推揉胸背部等常用手法及部位;生活方式调整涵盖饮食、起居、运动方面,且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中药内服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证:多因外感风寒之邪,肺气失宣所致。常见症状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治疗当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法,可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研究表明,三拗汤中的麻黄等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炎、镇咳作用,能有效缓解风寒袭肺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
2.风热犯肺证:由外感风热之邪,肺失清肃引发。表现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治疗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加减。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桑菊饮中的桑叶、菊花等成分具有抗炎、解热、镇咳等多种药理活性,对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风燥伤肺证:外界风燥之邪侵袭肺卫,肺失清润而发病。症状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有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治疗需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可选用桑杏汤加减。桑杏汤中的药物成分能起到润燥、止咳、抗炎等作用,对风燥伤肺型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4.痰湿蕴肺证:多因脾虚生痰,痰浊上贮于肺,肺失宣降而成。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治疗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可选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陈平胃散中的药物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三子养亲汤能起到降气化痰的作用,两者合用对痰湿蕴肺型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痰热郁肺证:痰热壅阻于肺,肺失清肃所致。表现为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咯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治疗需清热肃肺,豁痰止咳,可选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清金化痰汤中的药物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等作用,能有效改善痰热郁肺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
6.肝火犯肺证:因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逆侮肺而发病。症状为咳嗽呈阵发性,表现为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疗当清肝泻火,润肺止咳,可选用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黛蛤散能清肝化痰,加减泻白散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作用,两者配合对肝火犯肺型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7.肺阴亏耗证: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肺失润降所致。症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汤中的药物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等功效,对肺阴亏耗型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针灸治疗
(一)体针
1.选穴原则:主要选取肺经、大肠经等相关经络的穴位。常用穴位有肺俞、列缺、合谷、尺泽等。肺俞是肺之背俞穴,能调理肺脏功能;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可宣肺解表;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等作用;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能清热和中、通络止痛。
2.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针刺。一般采用常规针刺手法,得气后留针一定时间。对于风寒袭肺证,可加用艾灸以加强温通散寒的作用;对于风热犯肺证,针刺手法可稍重,以泻热。
(二)耳针
1.选穴:选取气管、肺、肾上腺、神门等穴位。气管、肺穴能直接调节肺及气管的功能;肾上腺穴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神门穴能调节神经功能,缓解咳嗽等不适症状。
2.操作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定期按压,以患者耳部有酸麻胀重感为宜,每次按压一定时间,每天可按压数次。
三、推拿按摩治疗
(一)常用手法及部位
1.推揉胸背部: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用手掌或拇指推揉患者胸部及背部的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所在部位,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宣肺止咳的作用。
2.按揉肩颈部:按揉肩井、风池等肩颈部穴位,肩井穴有通经活络、理气止痛的作用,风池穴能疏风解表、清利头目,通过按揉这些穴位可缓解支气管炎患者肩颈部的紧张,进而调节肺部功能。
3.摩腹: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掌摩法顺时针摩揉腹部,以中脘、天枢等穴位为重点,能促进脾胃运化,调节肺气。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饮食方面
1.风寒袭肺证患者:宜食用温热、化痰、止咳的食物,如生姜、葱白、杏仁等。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以免加重寒邪凝滞的情况。例如生姜红糖水,有疏风散寒的作用。
2.风热犯肺证患者:可适当食用清热、润肺、止咳的食物,如梨、枇杷、冬瓜等。忌食辛辣、温热、油腻食物,以防助热生痰。比如雪梨炖百合,有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
3.风燥伤肺证患者:应进食滋阴润肺、生津止咳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蜂蜜等。避免食用辛辣、燥热、伤津的食物。像银耳莲子羹,有滋阴润肺的作用。
4.痰湿蕴肺证患者:宜食用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的食物,如薏米、山药、陈皮等。减少食用油腻、甜腻食物,以防加重痰湿。例如薏米粥,有健脾祛湿化痰的功效。
5.痰热郁肺证患者:可食用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食物,如苦瓜、冬瓜、丝瓜等。忌食辛辣、温热、肥甘厚味食物,以免助热生痰。比如冬瓜荷叶汤,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6.肝火犯肺证患者:应进食清肝泻火、润肺止咳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荸荠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动火之品。例如芹菜炒百合,有清肝泻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7.肺阴亏耗证患者:宜食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鸭肉等。忌食辛辣、燥热、耗阴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粥,有滋阴润肺的作用。
(二)起居方面
1.注意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寒冷季节,避免受寒引发支气管炎发作。因为寒冷刺激容易导致呼吸道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
2.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呼吸道健康。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老年人睡眠时间可适当延长。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力,对支气管炎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三)运动方面
1.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散步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能调节呼吸,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例如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或练习太极拳20-30分钟。
2.运动时间可选择在天气晴朗、空气较好的时候进行,避免在雾霾天气或寒冷、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运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患支气管炎时,中医治疗需更加谨慎。在中药内服方面,应选用小儿适用的中药方剂,且药物剂量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针灸推拿治疗时,手法要轻柔,避免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选取和操作的安全性。
2.生活方式调整上,儿童的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起居要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运动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温和运动,如亲子游戏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疲劳。
(二)老年人
1.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中医治疗中中药内服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针灸推拿治疗时,要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手法力度和穴位选择。
2.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起居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卧床,可适当进行缓慢的运动,如慢走等,但要避免劳累。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诱发支气管炎的因素。
(三)孕妇
1.孕妇患支气管炎时,中医治疗要特别谨慎。中药内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针灸推拿治疗时,要选择安全的穴位和手法,避免刺激可能导致流产的穴位。
2.生活方式调整上,孕妇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饮食要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性的食物。起居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运动要选择温和的方式,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