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部位包括第一跖趾关节、足背和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和肘关节等。
1.第一跖趾关节
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部位,约70%的患者首次发作于此。该部位温度较低、血液循环较差,尿酸盐更易沉积,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剧烈红肿热痛,甚至无法触地行走。
2.足背和踝关节
足背和踝关节也是高发区域,尤其是长期穿紧窄鞋或足部受压的人群,尿酸结晶易在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积聚,引发肿胀、活动受限。
3.膝关节
患者常因关节腔积液出现“馒头膝”,表现为膝关节明显肿胀、皮温升高,屈伸或下蹲时疼痛加剧。
4.手指和肘关节
多见于慢性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周围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活动障碍,例如手指关节可出现“梭形”肿胀。
此外,少数患者可能累及耳廓、跟腱等软组织,形成皮下痛风石。痛风发作部位与尿酸水平、局部温度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控制尿酸是预防发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