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并非普通结膜炎,而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二者在病原体、临床表现及危害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普通结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过敏原引起,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病程较短且多不遗留后遗症;而沙眼是特异性病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具有传染性,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角膜血管翳、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沙眼的典型症状包括眼红、眼痒、异物感、黏液脓性分泌物,以及上睑结膜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等体征,与普通结膜炎有相似之处,但病程更长且易反复发作。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如共用毛巾、手部接触后揉眼)。
诊断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如结膜刮片找包涵体)或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以抗生素(如四环素、阿奇霉素等)为主,需全程规范用药以避免复发。普通结膜炎则根据病因选用抗菌或抗病毒药物,预后通常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