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分为多方面,包括早期症状(轻微缺血期)、间歇性跛行期(中度缺血期)、静息痛期(重度缺血期)、组织坏死期(终末期)等,不同分期症状不同,需要具体分析。
1.早期症状(轻微缺血期)
主要表现为肢体怕冷、发凉,皮肤温度略低于正常,可能伴随轻微麻木感。行走时偶有小腿肌肉酸胀、乏力,休息后可迅速缓解,此阶段症状易被忽视,临床称为“无症状期”或“轻微症状期”。
2.间歇性跛行期(中度缺血期)
这是本病的典型症状。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如数百米)后,小腿后侧、足部或大腿肌肉出现明显疼痛、痉挛或无力,迫使患者停止行走,休息数分钟后症状完全缓解,但再次行走相同距离时症状重复出现。跛行距离随病情进展逐渐缩短,提示血管狭窄程度加重。
3.静息痛期(重度缺血期)
当肢体缺血进一步加重,即使休息时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明显,患者常因剧痛而彻夜难眠,需屈膝抱足或坐起才能勉强缓解。疼痛多位于足趾或足远端,这是由于夜间平卧时肢体血流灌注减少,缺血程度加剧所致。
4.组织坏死期(终末期)
足趾或足部皮肤出现缺血性溃疡,初期为干性坏疽,皮肤颜色变黑、干瘪,随后可能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表现为溃疡处红肿、流脓、剧烈疼痛,严重时可累及足背、脚踝甚至小腿,并发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升高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肢体皮肤干燥、脱屑、汗毛脱落、趾甲增厚变形等营养障碍表现,触摸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