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小、分流量少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缺损大者,症状出现早且明显,可出现劳累后呼吸困难、乏力、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
1.呼吸困难
室间隔缺损较大时,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大量血液会从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血量显著增加。长期超负荷的肺循环使得肺血管压力升高,引起肺淤血,进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患者在活动后,身体对氧气需求增加,而肺部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就会出现呼吸困难。
2.乏力
由于室间隔缺损导致心脏分流,心脏需要加大工作量来维持血液循环。这使得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脏功能逐渐受损,心输出量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尤其是肌肉组织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量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
3.心悸
室间隔缺损引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刺激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细胞。一方面,大量血液分流使心脏的容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跳动的力量和频率都会发生变化,患者能够明显感知到心脏跳动的异常,从而产生心悸的感觉。另一方面,长期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早搏、心动过速等,进一步加重心悸症状。
4.咳嗽
肺循环血量增多引起的肺淤血是导致咳嗽的主要原因。肺淤血使得肺部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增多,刺激支气管黏膜的感受器,引发咳嗽反射。
5.咯血
咯血在室间隔缺损患者中相对较少见,但当病情严重时可能发生。主要原因是长期的肺循环高压导致肺血管壁结构发生改变,血管壁变薄、脆弱,容易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