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有两个霰粒肿的原因包括睑板腺功能障碍、细菌感染、眼睑卫生状况不佳、外部刺激或损伤等。
1.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负责分泌油脂以保持泪膜稳定,若功能异常(如油脂成分改变或分泌过于浓稠),可能导致排泄管堵塞,形成霰粒肿。
2.细菌感染
细菌(如葡萄球菌)可能通过受损的皮肤或睫毛根部进入睑板腺,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加重腺体阻塞,增加霰粒肿形成的风险。
3.眼睑卫生状况不佳
不良的眼睑清洁习惯会导致灰尘、皮屑等异物堆积在眼睑边缘,与睑板腺分泌物混合,共同促进排泄管道的堵塞。
4.外部刺激或损伤
化学物质刺激、物理性损伤(如摩擦眼睛)等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睑板腺开口处受损,使睑板腺更容易发生排泄不畅的情况。
治疗方法包括热敷、药物治疗、霰粒肿切除术、霰粒肿刮除术等。
1.热敷
用40-45℃的温热毛巾或热敷眼罩,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助于炎症吸收,使肿块缩小或消失。
2.药物治疗
当霰粒肿伴有炎症反应,如局部红肿、疼痛时,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以控制炎症。此外,还可口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辅助治疗。
3.霰粒肿切除术
对于较大的霰粒肿,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会在睑结膜面做一个与睑缘垂直的切口,将囊肿内容物刮除,并完整摘除囊壁,以防止复发。
4.霰粒肿刮除术
如果霰粒肿已经破溃,形成肉芽肿,可采用刮除术。医生会用刮匙将肉芽肿组织彻底刮除,然后对创面进行处理,促进愈合。
还可以利用激光的光热效应,对霰粒肿进行照射,使囊肿组织凝固、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