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其抗体会交叉反应攻击心脏瓣膜,儿童青少年因免疫系统未成熟等易感染,卫生差等生活方式增加感染机会,有链球菌感染史未控者风险高。
感染机制: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抗原成分与心脏瓣膜等组织的抗原成分具有相似性,当人体被该链球菌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在与链球菌抗原结合发生免疫反应时,会交叉反应攻击心脏瓣膜。例如,心脏瓣膜上的一些糖蛋白结构与链球菌的某些抗原结构类似,抗体在识别并结合链球菌抗原时,就会误伤到心脏瓣膜组织。
发病的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与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以及生活中与外界接触频繁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性别差异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初期并不十分显著,但从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不同性别可能在疾病的耐受和表现上有一定差异。生活方式方面,卫生条件较差、居住环境拥挤等情况会增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机会,从而提高患风湿性心脏病的风险。比如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居住条件差、卫生设施不完善,儿童感染链球菌的概率较高,进而更容易引发风湿性心脏病。对于有链球菌感染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群,患风湿性心脏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如果曾经有过链球菌感染但未进行规范治疗,细菌在体内持续引发免疫反应,就会逐渐对心脏瓣膜造成损害,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展为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