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表现为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的血液完全混合,常见紫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脏杂音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包括大动脉调转术、心房调转术等,术后需注意定期复查。
1.紫绀:由于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的血液完全混合,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从而出现紫绀。紫绀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2.呼吸困难:由于心脏结构的异常,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通常在活动时加重,并且可能会出现晕厥或心力衰竭的症状。
3.心律失常: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
4.心脏杂音:由于心脏结构的异常,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流动时产生异常的声音,从而出现心脏杂音。心脏杂音通常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听到,呈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5.其他症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还可能会导致其他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喂养困难、多汗等。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大动脉调转术、心房调转术等。
对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监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如抗凝药物等。
4.注意保暖,避免感染,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总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畸形,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保健,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