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局部治疗和系统药物治疗。一般治疗要找并去除诱因、注意生活方式;局部治疗依皮肤损害表现采取相应措施,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轻症用抗组胺药对症,重症用糖皮质激素等,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需考虑特点。
一、一般治疗
多形红斑患者需寻找并去除可能的诱因,如感染(细菌、病毒等)、药物等。对于有明确感染灶的患者,积极控制感染是关键。在生活方式方面,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例如,若患者因细菌感染诱发多形红斑,应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措施,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医嘱,这里仅强调控制感染这一关键环节。
二、局部治疗
根据皮肤损害的不同表现采取相应局部治疗。如果是红斑、丘疹等无渗出的皮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起到收敛、保护作用;若有渗出,可使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以减轻渗出。对于口腔黏膜受累的患者,要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等。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在局部治疗时需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选择局部药物时要更加温和,避免刺激;女性患者若面部皮损明显,在选择外用药物时还需考虑对美观的影响等因素。
三、系统药物治疗
1.轻症患者:一般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有止痒等对症作用。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患者因多形红斑引起的瘙痒等不适症状。
2.重症患者:对于病情较重,如出现大疱、广泛黏膜受累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等,需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进行。同时,还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需谨慎评估其风险和收益。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重症患者使用系统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使用系统药物更需谨慎权衡利弊,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