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性需综合多方面考量,病情发展可致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局部表现,可累及心脑血管等,还会引发下肢溃疡、坏疽等并发症甚至需截肢,老年、有相关病史、女性绝经后及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更易受影响且病情更严重
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来说,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往往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累及心脑血管等重要部位。比如,若同时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增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若存在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等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而且,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缺血,会影响下肢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长期缺血可能引起下肢溃疡、坏疽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来挽救生命,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态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群由于血管老化等因素,更容易发生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对于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更严重。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压力增大,损伤血管内皮;高血脂会导致血脂在血管壁沉积;糖尿病会影响血管的正常代谢和修复等,这些因素都会加速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风险会逐渐接近男性。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促进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加重其严重性。例如,长期久坐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脂高糖饮食会引起血脂、血糖升高等,进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