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突发的自救措施有哪些
怀疑心脏病突发时,要保持冷静并立即停止剧烈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有相关药物按说明服用但遵医嘱;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老年人缓慢调整体位;有条件时监测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等,关注血压、血糖等但不自行调整,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处理。
呼叫急救并服用药物(如有)
呼叫急救: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通畅。对于有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应提前知晓急救电话的快捷拨打方式,以便在突发情况时能迅速求助。
服用药物: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等缓解心脏病症状的药物,可按照药品说明书服用。但需注意,服用药物时要遵循正确的方法,比如硝酸甘油一般是舌下含服。不过,药物的使用应严格基于患者的具体病史和医生的指导,非专业人员不要随意给患者进行复杂的药物剂量调整等操作。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随意使用成人的心脏病急救药物,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也有很大差异。
采取正确的体位
一般建议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负担。对于老年人,如果在卧位时出现心脏病突发,应缓慢调整体位至半卧位或坐位,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导致血压骤降等不良情况。对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心脏病患者,采取正确体位还可能有助于改善呼吸状况,因为半卧位或坐位可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
监测生命体征(有条件时)
如果有脉搏血氧仪等设备,可以监测血氧饱和度。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通气。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心脏病突发患者,要密切关注血压情况,但不要自行盲目调整血压,因为突发心脏病时的血压变化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突发的患者,除了关注心脏情况外,还需要注意血糖的可能变化,但同样不要自行进行血糖的调整,应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