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血压有什么危害
长期低血压会带来多方面不良影响,包括对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使大脑、心脏、肾脏等脏器功能受损,尤其影响老年人和生理期女性;增加缺血性事件风险,因血液循环缓慢易形成血栓,让有相关病史或生活方式不健康者更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还会影响身体免疫力,使患者易感染,儿童长期低血压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发育,老年人长期低血压进一步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几率且恢复慢
一、对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长期低血压会导致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足,例如大脑供血不足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增加跌倒受伤的风险;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绞痛等心脏问题,长期以往可能导致心肌重构等不良后果;肾脏供血不足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进而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各脏器功能就有所衰退,长期低血压更容易加重脏器功能的损伤,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寿命。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若本身有低血压情况,可能会加重头晕等不适症状。
二、增加缺血性事件风险
由于长期低血压使血液循环缓慢,血液黏稠度相对升高,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缺血性事件的发生风险。有高血压病史但目前出现长期低血压的患者,其血管的调节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此时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人群,若存在长期低血压情况,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三、影响身体免疫力
长期低血压会使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因为血液循环不畅会影响免疫细胞的运输和功能发挥,导致身体抵御病菌的能力下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低血压可能会影响其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使孩子更容易生病,影响身体的正常成长。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长期低血压会进一步削弱其免疫力,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如呼吸道感染等,且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