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是怎么引起的
黄水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独或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儿童皮肤薄嫩、特殊生活方式人群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有基础病史人群皮肤抵御力差等致皮肤屏障受损易引发,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染
一、致病菌感染
黄水疮又称脓疱疮,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独或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表皮剥脱毒素,导致表皮松懈坏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酶等可引起炎症扩散。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某些菌株具有很强的侵袭力,容易突破皮肤屏障引发感染,研究表明约60%-70%的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余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所致。
二、皮肤屏障受损
1.儿童群体:儿童皮肤较薄嫩,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比如婴幼儿在玩耍过程中,皮肤可能与粗糙物品摩擦或被蚊虫叮咬等导致皮肤微小破损,此时就为病菌入侵提供了门户,增加了患黄水疮的风险。
2.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人,皮肤长期被汗液、水分浸渍,皮肤的屏障功能会下降。例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大量出汗后未及时清洁皮肤,或者居住环境潮湿的人群,皮肤浸渍后更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发黄水疮。
3.有基础病史人群:患有湿疹、痱子等皮肤疾病的人,皮肤存在炎症损伤,皮肤屏障已经受损,此时皮肤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发黄水疮。比如湿疹患者的皮肤处于炎症状态,表皮的完整性被破坏,病菌就更容易侵入导致脓疱疮的发生。
三、接触传染因素
1.直接接触:与黄水疮患者直接接触,如密切接触、握手等,容易被传染。因为患者皮肤损害处的病菌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尤其是儿童之间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接触机会多,更容易相互传染。
2.间接接触: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衣物、玩具等也可被感染。比如共用被黄水疮患者脓液污染的毛巾,上面的病菌就会沾染到健康人的皮肤上,若皮肤有微小破损就可能引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