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高血压在未用降压药非同日3次测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还需考虑年龄、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等;低血压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儿童低血压标准不同,要结合情况判断。
一、高血压的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的诊断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例如,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出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在诊断高血压时需综合考虑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的患者,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压以减少靶器官损害。
二、低血压的标准
一般来说,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可称为低血压。但低血压也存在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低血压常见于部分健康人群,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可能与遗传和体质有关,长期坚持适度运动的人群也可能出现生理性低血压,通常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病理性低血压则可见于多种情况,如大量失血、严重感染、过敏、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状态下,除了血压降低外,还常伴有相应原发病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少尿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低血压可能会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导致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等不良后果,需要及时查找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在儿童群体中,低血压的标准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儿童的血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收缩压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正常血压第5百分位数可考虑为低血压,需要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病史等综合判断是否为病理性低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