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皮肤屏障受损是诱因,儿童、特殊职业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性有差异,儿童皮肤薄嫩、易破损且卫生意识差易高发,特殊职业人群因皮肤常受刺激损伤易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抵御力弱易感染且病情可能重恢复慢
一、病原体感染是主因
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表皮剥脱毒素,导致表皮坏死松解;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酶类等可破坏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某些菌株具有很强的侵袭力,容易在皮肤破损处定植并繁殖,从而引发脓疱疮。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受到这些病原体的侵袭。
二、皮肤屏障受损为诱因
1.皮肤破损情况:皮肤有擦伤、抓伤、蚊虫叮咬等破损时,病原体更容易侵入。比如儿童玩耍时不小心擦伤皮肤,如果没有及时清洁和处理,就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成年人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皮肤易浸渍,也会使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增加感染脓疱疮的风险。
2.卫生状况不佳:个人卫生习惯差,皮肤污垢堆积,会利于细菌滋生。像一些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环境中的人群,皮肤表面细菌数量较多,当皮肤有微小损伤时,就容易引发脓疱疮。尤其在炎热潮湿的季节,皮肤出汗多,若不及时清洁,更易导致脓疱疮的发生。
三、人群易感性差异
1.儿童群体:儿童皮肤薄嫩,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而且儿童好动,皮肤容易出现破损,加上部分儿童卫生意识较差,这些因素都使得儿童成为脓疱疮的高发人群。例如在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脓疱疮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
2.特殊职业人群:一些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如接触泥土、污水等工作的人,皮肤经常受到外界物质的刺激和损伤,增加了感染脓疱疮的几率。比如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皮肤容易被农作物等划伤,同时接触泥土中的细菌,从而更容易患上脓疱疮。
3.免疫力低下人群: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自身免疫力降低,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感染脓疱疮,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也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