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心率男性约为220-年龄,女性约为226-年龄;静息心率可测清晨起床前心率,受生活方式、年龄、性别影响;运动时目标心率用储备心率法计算,即运动时目标心率=静息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百分比,运动强度百分比选与运动目的、身体状况有关,有基础病史人群需遵医嘱定运动强度和目标心率。
一、最大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的常用计算公式为:男性最大心率≈220-年龄;女性最大心率≈226-年龄。例如,一位30岁的男性,其最大心率约为220-30=190次/分钟;一位30岁的女性,其最大心率约为226-30=196次/分钟。这一公式是基于大量人群的研究得出,通过测量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年龄是影响最大心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心肺功能等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最大心率逐渐下降。
二、静息心率计算公式
静息心率没有严格的通用公式,但可以通过在安静、清醒、空腹的状态下,测量清晨起床前的心率来获取。静息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静息心率相对较高,而经常运动的人静息心率可能相对较低;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年龄越小静息心率相对越高,随着年龄增长,静息心率会有一定变化趋势;性别上,成年男性静息心率通常比女性稍低一些。例如,一个20岁经常运动的男性,静息心率可能在60次/分钟左右,而一个不经常运动的30岁女性,静息心率可能在80次/分钟左右。
三、运动时目标心率计算公式
运动时的目标心率可以用储备心率法来计算,公式为:运动时目标心率=静息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百分比。例如,某人静息心率为70次/分钟,最大心率为180次/分钟,若运动强度百分比设定为60%,则运动时目标心率=70+(180-70)×0.6=70+110×0.6=70+66=136次/分钟。运动强度百分比的选择与个人的运动目的、身体状况等有关,比如以提高心肺功能为目的,运动强度百分比可选择50%-70%;以增强耐力为目的,可选择60%-80%等。生活方式中运动习惯、身体的基础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运动时目标心率的确定和运动效果,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心脏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确定合适的运动强度和目标心率,以避免运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