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因缺损大小、年龄及人群等不同而有差异,小型缺损多无症状或体检时发现杂音,中型缺损有乏力气短等,大型缺损婴儿期有喂养困难等,体征有心脏杂音等,儿童、成人及特殊人群表现各有特点,如成人中型及大型缺损有心力衰等表现,孕妇病情易加重
一、症状表现
小型室间隔缺损:许多小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可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多不受影响,往往在体检时因发现心脏杂音而被察觉。这是因为缺损较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心脏功能代偿良好,所以患儿一般无特殊不适表现。
中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可能会出现乏力、气短等表现,在活动后更为明显。这是由于缺损导致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多,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患儿活动耐力下降,活动后出现缺氧表现。
大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多在婴儿期就出现症状,如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时气促、多汗,体重增长缓慢。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肺循环血量持续增多,易引发肺部感染。严重时还可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等表现,青紫多在哭闹、活动时加重,是由于肺循环淤血,血氧交换不足导致缺氧。
二、体征表现
心脏杂音:听诊时可闻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伴有震颤。这是因为室间隔缺损时,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收缩期左向右分流,血液通过缺损处产生湍流,从而形成杂音。
其他体征:大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可能会有生长发育落后,体型消瘦等表现;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三、不同年龄及人群的差异表现
儿童:不同年龄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临床表现有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喂养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有自行闭合的可能,但大中型缺损则多持续存在相关症状。
成人: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小型缺损可能长期无症状,中型及大型缺损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功能不全表现,且随着年龄增加,心功能不全症状可能逐渐加重,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特殊人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肺部疾病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难控制,症状也会更严重;孕妇合并室间隔缺损时,由于孕期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出现心功能不全等更明显的临床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