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和鸡眼怎么区分
跖疣由HPV感染引起,因皮肤破损自身接种传染,多汗、常行走者易患,表现为黄豆大小角质丘疹、表面粗糙、有小黑点,多发生于足底受压部位,按压疼痛;鸡眼由长期挤压或摩擦致角质层增生,与病毒无关,为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好发于足趾及足底受压摩擦部位,站立或行走时疼痛明显。
一、病因方面
跖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HPV可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比如足部皮肤有小的创口,就容易感染HPV导致跖疣,常见于经常行走、足部多汗的人群,因为多汗环境利于HPV存活和感染。
鸡眼: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引起的。例如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如鞋跟过高、过紧,或者足部有畸形,使得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导致角质层过度增生形成鸡眼,一般与病毒感染无关。
二、外观表现方面
跖疣:通常为黄豆大小的角质性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周围绕以稍高起的角质环,去除表面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跖疣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若儿童足部有上述表现且有HPV接触史需警惕跖疣可能。
鸡眼:一般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与皮肤平或稍隆起,像鸡的眼睛,尖端嵌入皮内,行走时会引起疼痛。鸡眼多为单发,好发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等易受挤压和摩擦的部位。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出现,若长期穿不合适鞋子的人群出现上述表现要考虑鸡眼。
三、生长部位方面
跖疣:主要发生在足底承受压力的部位,如足跟、跖骨头等,由于足底经常受力,病毒容易在这些部位繁殖生长。对于儿童来说,活泼好动,足部受力情况复杂,也可能在足底出现跖疣表现。
鸡眼:多发生于足趾及足底承受压力的部位,比如长期摩擦的部位,像小脚趾外侧等,是因为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角质增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行走、站立工作的人,更容易出现鸡眼。
四、疼痛特点方面
跖疣:按压时会有疼痛,尤其是当压力作用于跖疣部位时,因为其内部有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因素。不同年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不同,但一般都会有按压痛。
鸡眼:站立或行走时疼痛明显,因为鸡眼的角质栓尖端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当足部受力时,这种刺激会更明显,比如走路时每一步的压力都可能导致疼痛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