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是什么意思
房性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心房且频率较快的心律失常,分自律性增高性、折返性、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有相应临床表现,可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治疗分观察和对有症状或血流动力学改变者用药物、非药物治疗,儿童、老年等特殊人群治疗需考虑其特点。
1.分类及特点
自律性增高性房性心动过速:多由心房肌细胞自律性异常增高引起,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肺心病等,也可见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者。心电图表现为心房率通常在150-200次/分钟,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房内存在折返环路导致的心动过速,可发生于正常心脏或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心电图上P波形态有特征性改变,且心动过速可被程序电刺激诱发或终止。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疾病的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心房率通常在100-130次/分钟,有3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
2.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心率过快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出现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症状更易加重,且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酒等可能诱发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有基础心脏病病史的患者,房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基础病情恶化。
3.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房性心动过速的重要依据,可明确心房率、P波形态等特征。例如自律性增高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中能清晰看到快速而相对规则的P波节律等表现。
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能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捕捉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发作性房性心动过速,尤其适用于症状发作不频繁的患者。
4.治疗原则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仅需观察,避免诱发因素。对于有明显症状或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等,但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严格遵循循证医学选择合适药物)以及非药物治疗,如导管消融术等,通过破坏异常电活动的病灶来根治房性心动过速。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时,要综合评估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