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慢性盆腔炎的引发因素包括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还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有关,特殊人群需分别注意相应事项来降低患病风险
一、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女性产后或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宫颈口尚未完全关闭,此时如果阴道、宫颈中的细菌有机会上行感染盆腔,就容易引发慢性盆腔炎。例如,有些女性产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者过早进行性生活,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宫腔内手术操作,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术后感染,进而引发慢性盆腔炎。比如,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宫腔内手术时,消毒措施不到位,就容易造成病原体入侵盆腔。
三、经期卫生不良
月经期间,女性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不合格的卫生巾、卫生纸,或有性生活等,都可为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从而引发慢性盆腔炎。例如,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盆浴,使得污水逆流进入盆腔,引发感染。
四、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
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等,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比如,阑尾炎若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逐渐波及右侧附件,进而引发盆腔炎。
五、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有关系
年龄:一般来说,性活跃期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盆腔炎,这与这一时期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黏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等。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身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增加慢性盆腔炎的发生风险。另外,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于频繁等不良性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感染病原体的几率,从而诱发慢性盆腔炎。
病史:既往有盆腔炎病史的女性,再次发生慢性盆腔炎的可能性比没有盆腔炎病史的女性要高。例如,曾经患过急性盆腔炎没有彻底治愈,就容易转为慢性盆腔炎。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孕产妇,产后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早性生活,以降低产后感染引发慢性盆腔炎的风险;对于有宫腔内手术操作史的女性,术后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注意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下腹部不适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有邻近器官炎症的女性,如患有阑尾炎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炎症蔓延至盆腔引发慢性盆腔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