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所致,常见致病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引起因素包括直接接触感染源(如手部接触带菌物品揉眼、与患者密切接触共用卫生用品等)、眼部局部因素(如眼部卫生状况不佳、眼部外伤致防御屏障受损)、全身因素影响(如免疫力低下、患慢性泪囊炎等全身性疾病)。
一、直接接触感染源
1.手部接触:人的手部可能接触到带有细菌的物品,如公共交通工具的扶手、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等,之后用手揉眼睛时,细菌就容易进入眼内引发感染。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人们的手部可能沾染流感嗜血杆菌等病菌,若不注意卫生揉眼,就增加了患细菌性结膜炎的风险。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易通过手部接触感染细菌引发结膜炎。
2.与患者密切接触:与患有细菌性结膜炎的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卫生用品,或者直接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都可能导致细菌传播而引发感染。在家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果有患者患病,若未做好隔离和卫生防护,很容易造成疾病传播。
二、眼部局部因素
1.眼部卫生状况不佳:长期不注意眼部清洁,眼部分泌物积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一些人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却不注意正确的护理,或者卸妆不彻底等,都可能使眼部卫生变差,增加细菌感染的几率。对于女性而言,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眼部的生理状态可能会有所变化,若不注意眼部清洁,更易引发细菌性结膜炎。
2.眼部外伤:眼部受到外伤时,如擦伤、异物入眼等,会使眼部的防御屏障受损,细菌容易入侵引发感染。例如,在进行户外活动时,眼睛不慎被树枝划伤,就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结膜炎。对于从事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等)的人群,眼部外伤的风险较高,需要特别注意眼部防护以预防细菌性结膜炎。
三、全身因素影响
1.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身体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结膜炎。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眼部发生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对于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相对年轻人更易患细菌性结膜炎。
2.其他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导致细菌性结膜炎的发生,如慢性泪囊炎等,由于泪道引流不畅,泪液中的细菌容易滋生并感染结膜。对于有慢性泪囊炎病史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细菌性结膜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