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湿疹的治疗包括一般护理、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护理需温水轻柔清洁口周皮肤、避免刺激因素;药物治疗有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继发感染用抗感染药物;婴幼儿要选温和药物、注意护理观察,儿童及成人按建议用药、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一、一般护理
1.皮肤清洁:用温水轻柔清洗口周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洁面产品,清洗频率不宜过高,以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一般每日1-2次即可,清洗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对于婴幼儿患者,要特别注意清洗后及时擦干,保持口周皮肤干燥。
2.避免刺激因素:尽量避免让患者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芒果、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唇膏、牙膏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留意其日常接触的物品,防止因接触过敏原导致口周湿疹加重。同时,要避免患者搔抓口周皮肤,可给婴幼儿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搔抓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
二、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膏: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婴幼儿轻度口周湿疹,能起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中效的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用于稍年长儿童及成人的中度口周湿疹,但要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对于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的口周湿疹有较好疗效,尤其适用于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其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来实现,长期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但初始使用时可能会有短暂的局部灼热感。
2.抗感染药物:如果口周湿疹出现继发感染,如局部有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可根据感染病菌类型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若为真菌感染,可使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但需在医生明确诊断后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口周湿疹治疗时更倾向于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在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家长在选择唇膏、奶瓶等物品时要确保其无刺激性。同时,密切观察婴幼儿口周湿疹的变化情况,如出现加重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儿童及成人:儿童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年龄和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成人患者除了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外,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精神紧张等,因为精神因素可能会影响口周湿疹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