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是什么
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常见妇科病,与经血逆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主要表现为痛经、性交痛、月经失调、不孕等。检查方法包括B型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多次人流等。
1.病因:巧克力囊肿的发生与经血逆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经血可经输卵管倒流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形成异位囊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
2.症状:
痛经:痛经是巧克力囊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性交痛:深部性交痛也是巧克力囊肿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月经失调: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不孕: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子宫内膜异位症。
3.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
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腹腔镜可以直接窥视盆腔,见到异位灶可明确诊断,且可进行临床分期,以决定治疗方案。
4.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卵巢巧克力囊肿较小的患者。可使用孕激素、避孕药等药物,抑制卵巢功能,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等症状。
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卵巢巧克力囊肿较大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保守性手术主要是切除异位病灶,保留卵巢功能;根治性手术则是切除子宫和双侧卵巢。
其他治疗:如介入治疗、中医治疗等,也可用于巧克力囊肿的治疗。
5.预防: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
避免多次人流、刮宫等宫腔操作。
及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6.注意事项:
巧克力囊肿患者应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巧克力囊肿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妇科病,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