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减钠增钾、控热量、增优质蛋白,不同人群有调整,高血压者低盐低脂)、适量运动(选合适方式,定强度频率,不同年龄有差异)、戒烟限酒(吸烟加重损伤,限酒有量规,特殊病史严遵);药物治疗有常用降压药,H型高血压加叶酸,药物选择看具体情况;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降压平稳适度、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妊娠期女性遵医嘱选药,儿童青少年优先非药物干预、严格药物适应证及监测不良反应。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也可将两者结合。运动频率一般为每周3~5次。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有所差异,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老年人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例如60岁以上老年人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70-年龄。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高血压并发症风险,应坚决戒烟;男性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有心血管病史等特殊病史人群更应严格戒烟限酒。
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例如依那普利属于ACEI类药物,氯沙坦属于ARB类药物,氨氯地平属于CCB类药物,氢氯噻嗪属于利尿剂,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例如老年患者常优先选择CCB类药物,而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更适合选择ACEI或β受体阻滞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H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应遵循平稳、适度的原则,起始剂量宜小,逐渐增加剂量。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波动过大。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与其他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合用时需谨慎。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同时补充叶酸,但要严格遵循医嘱,因为不当用药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H型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生活方式等,药物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