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有多方面危害,在心血管系统可引发冠心病致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相关并发症,累及脑部血管致脑供血不足、脑卒中;对外周血管会引起外周动脉狭窄或闭塞致间歇性跛行、下肢缺血性坏死;对主动脉本身能形成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老年人等特定人群风险更高。
1.心血管系统相关危害
引发冠心病:主动脉粥样硬化会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研究表明,约70%的冠心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心肌长期缺血缺氧会引发心绞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会破坏心肌细胞,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主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的风险更高,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也更容易受到影响。
导致脑供血不足与脑卒中:主动脉粥样硬化若累及供应脑部的血管,会使脑部血流减少。当脑部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黑矇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血管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血管破裂出血压迫脑组织。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快,更易发生脑供血不足和脑卒中,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快,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2.对外周血管的影响
引起外周动脉狭窄或闭塞:主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外周动脉,如下肢动脉等。当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血管狭窄会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麻木,需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严重时可导致动脉闭塞,引起下肢缺血性坏死,表现为下肢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疼痛剧烈等。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由于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使主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外周血管的风险大大增加,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更高。
3.对主动脉本身的影响
形成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处的血管壁受损,长期血流冲击可能使血管壁扩张形成主动脉瘤,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引起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另外,粥样硬化可能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主动脉夹层,血液进入血管壁中层,导致夹层分离,表现为剧烈胸痛等严重症状,病情凶险。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波动大,对主动脉壁的压力高,更容易引发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年龄较大、有长期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