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高血压
正常血压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能患高血压。可通过关注症状、定期自测判断,老年人血压波动大要关注不同时段变化,肥胖人群要关注BMI,有家族病史人群要更频测血压,怀疑患高血压需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一、血压的正常范围
正常血压的收缩压一般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9mmHg之间。如果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可能患有高血压。
二、自我判断的常见方法
(一)关注症状表现
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多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不能仅依靠症状来判断是否患高血压。比如休息不好时也可能会有头晕症状,但这不一定是高血压引起。
(二)定期自我测量血压
测量时间: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服用降压药之前,以及晚上睡前进行血压测量。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还可以在其他时间点增加测量次数。例如,有熬夜习惯的人,可能需要在熬夜后的适当时间测量血压。
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测量时要保持安静、放松,坐直或平躺,手臂放置位置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使用电子血压计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水银血压计测量时要注意听诊器的使用方法。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考量
(一)老年人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相对较大。除了按照上述标准判断外,还要注意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些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清晨高血压现象,即清晨醒来后的一段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所以老年人除了非同日测量外,还应关注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变化情况。
(二)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除了常规测量血压外,还应关注自身的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当BMI≥28kg/m2时属于肥胖,这类人群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因为肥胖可能会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等多种机制导致血压升高。
(三)有家族病史人群
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更频繁地测量血压。因为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这类人群比无家族病史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所以需要更加警惕,定期监测血压状况。
如果通过自我判断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高血压,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进一步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