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有一般表现和靶器官损害相关表现,一般表现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有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儿童及青少年症状不典型,中老年可能因靶器官受累才察觉;靶器官损害包括心脏受累可致心力衰竭,脑受累可致脑血管意外,肾脏受累可致肾功能减退;体征表现为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还可有心脏、眼底等其他体征改变,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损害。
一、症状表现
(一)一般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休息后可缓解。有些患者还可能有颈项发紧、疲劳、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血压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患者血压明显升高但无明显不适,而有些患者血压轻度升高却有较明显症状。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间接表现;中老年患者可能因长期血压升高出现靶器官受累相关症状后才更易察觉。
(二)靶器官损害相关表现
1.心脏受累: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大,进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导致心脏受累方面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力衰竭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从生活方式看,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心脏损害,使心脏受累相关症状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2.脑受累:高血压可引起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患者可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脑梗死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不同年龄人群脑受累表现有差异,老年人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高血压,脑梗死相对更常见,而年轻患者脑出血可能相对较多。
3.肾脏受累: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逐渐引起肾功能减退。早期可出现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出现水肿、乏力、贫血等一系列尿毒症表现。在病史方面,长期高血压病史且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肾脏受累表现。
二、体征表现
(一)血压升高
测量血压时可发现收缩压和(或)舒张压高于正常范围,不同年龄段正常血压范围不同,一般成人收缩压正常范围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儿童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需根据相应年龄段标准判断是否升高。
(二)其他体征
长期高血压可能在心脏听诊时发现心界扩大、心音改变等;眼底检查可能发现视网膜动脉变细、狭窄、出血、渗出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