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的症状及危害
心律不齐有心悸、心跳停顿感或漏跳感、头晕、乏力等症状,还会引发心功能受损、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影响生活质量,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和危害程度上有差异。
一、心律不齐的症状
(一)心悸
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有明显的心慌感,可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跳动等,在安静状态下或活动后都可能出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发生,比如年轻人运动后可能因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短暂心悸,老年人基础疾病多也可能更易出现心悸症状。
(二)心跳停顿感或漏跳感
部分患者会感觉心脏有突然的停顿,好像漏跳了一拍,这种情况在休息时或活动时都可能出现,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生频率可能不同,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可能相对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三)头晕
心律不齐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时,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症状,尤其在体位变化时可能更明显,比如从卧位突然站起时,老年人由于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头晕的风险可能更高。
(四)乏力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身体各器官组织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会出现全身乏力的表现,不同病史人群表现程度可能不同,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
二、心律不齐的危害
(一)引发心功能受损
长期的心律不齐会使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供应。例如,心脏长期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会使肾脏灌注不足,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对于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储备就较差,心功能受损可能会加速心功能恶化,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心律不齐时,心房或心室的运动不协调,可能导致血液在心房或心室内淤积,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如果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就会引起脑栓塞,出现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对于有房颤等心律不齐类型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
(三)导致恶性心律失常
某些严重的心律不齐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危及生命。年轻人如果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病史,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相对较高;而老年人基础心脏病变较多,也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
(四)影响生活质量
频繁出现的心律不齐症状会使患者出现心慌、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睡眠等,降低生活质量。不同性别患者受影响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但都会对其身心状态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女性可能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受心律不齐影响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