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需立即排气减压,先大号针头伤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穿刺排气,后安置闭式引流;辅助检查有胸部X线可显示气胸情况,CT用于复杂或不典型情况;后续要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等,预防并发症,肺不复张等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一、紧急处理
1.立即排气减压: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需立即进行穿刺排气。可用大号针头在伤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刺入胸膜腔,迅速排出高压气体。这是因为张力性气胸会导致胸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压迫肺组织和纵隔,若不及时排气减压,会迅速危及生命,通过穿刺排气可迅速降低胸腔内压力,缓解对肺和纵隔的压迫。
2.安置闭式引流:在紧急排气后,一般需安置闭式胸腔引流装置,进一步引流胸腔内气体,促使肺复张。闭式引流可以持续排出胸腔内的气体,使胸腔内压力恢复正常,有利于肺组织的复张和胸腔内的修复。
二、辅助检查与评估
1.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胸腔内大量积气,肺明显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等情况。通过胸部X线能直观了解胸腔内气体和肺组织的情况,帮助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气胸特征是相似的。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会更复杂,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情况或X线表现不典型的患者,CT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气胸情况,如是否存在纵隔气肿等合并情况。CT检查在显示胸腔内细微结构和病变方面比X线更具优势,能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三、后续处理
1.观察与监测:安置闭式引流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引流液的情况。定期复查胸部X线,了解肺复张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特点不同,儿童对气胸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张力性气胸,需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2.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和无菌,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护理。如果出现发热、引流液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处理,警惕感染的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护理。
3.手术治疗:如果经闭式引流等治疗后肺仍不能复张,或存在支气管胸膜瘘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胸腔镜下肺大疱结扎术等。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不同。例如,儿童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