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力状况及眼部局部因素有关。病毒感染是主因,常见致病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儿童、成人、老年人因免疫力不同发病情况各异;眼部外伤、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佩戴隐形眼镜不当等局部因素易诱发。
一、病毒感染是主因
病毒性角膜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引起头面部感染,常导致复发性的病毒性角膜炎;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也可通过母婴等途径感染眼部引发病毒性角膜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时引起水痘,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时,病毒被激活,沿神经纤维移动到眼部,引起带状疱疹性角膜炎。
二、机体免疫力状况影响发病
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例如,儿童在患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自身免疫力暂时下降,此时单纯疱疹病毒等就容易趁机感染眼部引发病毒性角膜炎。而且儿童可能不太注意眼部卫生,用手揉眼等行为增加了病毒接触眼部并感染的机会。
成人群体:成人若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导致自身免疫力降低时,也易遭受病毒感染引发病毒性角膜炎。比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繁殖,且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使得眼部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衰退,同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病毒并引发病毒性角膜炎。而且老年人眼部的防御功能也有所下降,进一步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三、眼部局部因素的诱发作用
眼部外伤:眼部受到外伤后,如角膜擦伤等,角膜的防御屏障被破坏,病毒就更容易侵入角膜引发感染。例如,儿童在玩耍时不慎眼部被树枝等划伤,或者成人工作中眼部受到异物撞击等外伤情况,都可能导致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生。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长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眼部抵御病毒的能力减弱,容易诱发病毒性角膜炎。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就属于病毒性角膜炎的高危人群。
佩戴隐形眼镜不当: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尤其是不注意隐形眼镜的清洁、佩戴时间过长等情况,会影响角膜的正常代谢和氧供,破坏角膜的生理屏障,为病毒感染创造条件。比如一些隐形眼镜佩戴者不按照规定护理镜片,导致镜片上滋生病毒,在佩戴时就容易引发病毒性角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