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是怎么回事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多见于30-50岁女性,与炎症刺激、内分泌紊乱等有关,有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等表现,可通过妇科检查、宫颈活检诊断,主要靠手术治疗,术后注意相关事项,育龄、绝经后及有慢性宫颈炎病史女性有不同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基本情况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其发病可能与炎症刺激、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宫颈管局部黏膜过度增生,再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得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二、临床表现
1.阴道异常出血:主要表现为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这是因为息肉表面有丰富的血管,性生活或妇科检查等刺激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白带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呈黄色,伴有异味等情况。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宫颈腺体分泌增加等原因引起。
3.其他:少数患者可能会有阴道口肿物脱出的情况,尤其是息肉较大时,可在阴道口看到或摸到肿物。
三、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等检查,可以发现宫颈口有单个或多个带蒂的肿物,蒂部多附着于宫颈管外口,颜色鲜红、质软,易出血。
2.宫颈活检:为了明确息肉的性质,需要进行宫颈活检。通过取部分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排除恶变等情况。病理检查可以确定息肉是炎性增生还是有其他病变。
四、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一般在门诊即可进行。常用的手术方式是息肉摘除术,用血管钳将息肉摘除后,需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对于较大的息肉或有蒂较深的息肉,可能需要用电切术等方法切除。手术相对简单,术后恢复较快。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1-2周,以防感染。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果病理结果提示有恶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等处理。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宫颈息肉可能会对受孕产生一定影响,因为息肉可能会阻碍精子的通过,或者影响受精卵的着床等。所以育龄女性如果发现宫颈息肉,应及时治疗,待息肉治愈后再考虑受孕。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患宫颈息肉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虽然绝经后女性发生恶变的几率相对较低,但仍有恶变可能,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3.有慢性宫颈炎病史的女性:这类女性本身存在宫颈的慢性炎症,更容易发生宫颈息肉,所以这类女性要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息肉并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