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主要包括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含解剖因素及炎症、外伤导致的阻塞或狭窄)和细菌感染(含常见致病菌及经泪小点逆行等感染途径),是鼻泪管阻塞或狭窄与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人群因个体因素引发泪囊炎。
鼻泪管阻塞或狭窄
解剖因素:在正常人群中,鼻泪管下端有一段瓣膜结构,称为Hasner瓣,部分新生儿出生时此瓣膜未完全开放,可导致鼻泪管阻塞,这是婴儿泪囊炎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婴儿的Hasner瓣可自行开放,但仍有一些儿童及成人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出现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情况。从性别角度看,这种解剖因素导致的鼻泪管问题在不同性别中无显著差异,但新生儿中女性和男性的发病概率相对均衡。生活方式方面,一般无特殊关联。对于有鼻泪管解剖异常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泪囊炎。
炎症或外伤:眼部或鼻腔周围的炎症,如结膜炎、鼻窦炎等,炎症蔓延可累及鼻泪管,引发鼻泪管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阻塞。例如,严重的细菌性结膜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向鼻泪管方向蔓延,引起鼻泪管阻塞进而引发泪囊炎。眼部或面部外伤也可能损伤鼻泪管,导致其狭窄或阻塞,如眼部挫伤、面部骨折等外伤可能波及鼻泪管结构,使其通畅性受到影响,增加泪囊炎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炎症或外伤导致鼻泪管问题,儿童可能因眼部感染引发,成人则可能因眼部或面部外伤或鼻腔周围炎症诱发。
细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当鼻泪管阻塞或狭窄时,泪液在泪囊内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细菌在泪囊内大量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泪囊炎发生。例如,肺炎双球菌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传播至眼部,在泪囊内定植并引发感染。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感染这些细菌引发泪囊炎,但新生儿泪囊炎中,细菌感染多与产道感染等因素相关,而成人泪囊炎更多与自身局部的炎症或阻塞情况导致细菌滋生有关。
感染途径: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泪囊,如经泪小点逆行进入泪囊,或者通过血液循环、邻近组织感染蔓延等途径。经泪小点逆行进入是较为常见的途径,当眼部卫生状况不佳时,外界的细菌容易通过泪小点进入泪囊,在泪囊内繁殖引发炎症。对于婴幼儿,家长若不注意眼部清洁,也容易导致细菌经泪小点进入泪囊引发感染。年龄较小的儿童因自我卫生管理能力较差,相对更易通过不恰当的眼部接触等导致细菌经泪小点进入泪囊;成人若不注意眼部卫生,如用脏手揉眼等,也可能使细菌经泪小点进入泪囊引发感染。
总之,泪囊炎的发生是鼻泪管阻塞或狭窄与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人群可能因各自不同的个体因素在这些病因的作用下引发泪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