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急救措施
首先判断患者状况,观察意识与呼吸,然后拨打急救电话,针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胸外按压(明确不同人群按压部位、频率、深度)和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及吹气次数),还需使用AED(开启、粘贴电极片、分析心律除颤),并提及儿童、老年人、女性等特殊人群急救注意事项
一、判断患者状况
1.观察意识:轻拍并呼喊患者,看是否有反应,若无意识则为危急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反应相对更敏感,婴儿可轻弹足底观察反应。
2.检查呼吸: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是否存在,正常呼吸应有规律且胸廓有起伏动作,若呼吸停止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二、拨打急救电话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告知急救中心患者大致情况,以便及时获得专业救援支持。不同地区急救电话可能不同,但都应尽快获取专业医疗力量支援。
三、心肺复苏操作(针对心脏骤停患者)
1.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对于儿童,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段1/3处;婴儿则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叉点下方一横指处。
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成人及儿童都是如此,婴儿也需保持这个频率范围。
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儿童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婴儿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
2.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对于成人,可采用仰头抬颌法;儿童和婴儿也可使用仰头抬颌法,但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用力损伤颈部。
吹气次数: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开启AED:按照AED的操作提示开启设备,一般会有语音或屏幕提示引导操作。
2.粘贴电极片:将电极片按照AED指示粘贴在患者胸部正确位置,一个贴在右锁骨下,另一个贴在左乳头外侧。
3.分析心律并除颤:AED会自动分析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在患者胸部没有衣物阻碍等情况下,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心脏病急救时要特别注意操作力度和部位的准确性,由于儿童骨骼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要轻柔且准确,避免造成额外损伤。例如婴儿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用两手指即可,人工呼吸吹气时力度要适中,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宜。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急救过程中要格外留意其身体的耐受性。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适度调整按压和通气的力度等,同时尽快联系家属了解其既往病史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展急救。
3.女性:女性心脏病发作时症状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有时可能更不典型,在急救时要全面观察患者表现,不能因为症状不典型而忽视病情,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并呼叫急救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