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包括Ⅰ级(日常活动量不受限)、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出现心衰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出现心衰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症状且活动后加重);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有轻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150-425米)、中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60-150米)、重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60米),不同分级对评估病情、制定治疗和判断预后重要,不同人群心衰分级表现和应对有差异需个体化管理治疗
一、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1.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例如,一位年轻且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女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工作、运动等日常活动都不会出现心衰相关不适,其心脏功能在日常活动下仍能良好代偿。
2.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会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比如中年男性患者有心脏病史,快走一段距离或上几层楼梯后就会出现气短、胸闷等心衰表现,其心脏功能对一般日常活动已有所受限。
3.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心衰症状。例如老年男性患者,稍微从事如穿衣、洗漱等轻体力活动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其心脏功能只能耐受极少的日常活动。
4.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像一些长期严重心衰的老年女性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有气促、心悸等表现,稍一活动症状就显著加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二、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
1.轻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在150-425米之间。这类患者心脏功能有一定受损,但仍能在较短时间步行一定距离,生活中基本活动会受一定影响,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活动锻炼以维持心脏功能。
2.中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在60-150米之间。患者步行距离明显缩短,日常活动受限更明显,在日常生活中需更加谨慎,活动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必要时寻求他人帮助,防止发生意外。
3.重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60米。患者心脏功能极差,几乎不能进行一般活动,日常生活严重受限,需要严格卧床休息为主,家属需加强护理,保障患者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不同分级对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中,心衰分级的表现和应对措施会有所不同,比如老年人心衰可能分级进展相对更隐匿,而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心衰分级可能进展更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管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