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因分别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及相应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有不同症状和眼部体征;病程及预后中细菌性一般1-2周痊愈,病毒性需2-3周甚至更长;治疗上细菌性用抗菌药,病毒性对症治疗并隔离。
一、病因方面
1.细菌性结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通常是由于不注意眼部卫生,如用脏手揉眼等,导致细菌侵入结膜而引发炎症。例如,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儿童容易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细菌性结膜炎。
2.病毒性结膜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等。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与患者共用毛巾等物品进行传播。在病毒流行季节,如春季等,人群感染病毒性结膜炎的风险较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发病。
二、临床表现方面
1.症状表现
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常出现眼部异物感、灼热感、刺痛感,分泌物较多,多为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早晨起床时可能会出现眼睑被分泌物粘连的情况。病情较轻时可能仅有轻度的眼红眼痛,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病毒性结膜炎:主要症状为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一般为水样或浆液性。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感染病毒性结膜炎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为明显。
2.眼部体征
细菌性结膜炎:检查可见结膜充血明显,以穹窿部和睑结膜最为显著,结膜囊内有大量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有时可出现结膜下出血。
病毒性结膜炎:结膜充血,睑结膜和穹窿部结膜可见滤泡形成,球结膜水肿,有时可出现角膜病变,如点状角膜炎等。
三、病程及预后方面
1.细菌性结膜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一般病程相对较短,通常1-2周左右可逐渐痊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转为慢性结膜炎,病情容易反复。儿童由于眼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若患细菌性结膜炎,家长需更加注意护理,避免病情迁延不愈。
2.病毒性结膜炎:病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3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痊愈。具有自限性,但在病程中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多不适。儿童感染病毒性结膜炎时,家长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保持眼部清洁,促进病情恢复。
四、治疗方面
1.细菌性结膜炎: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2.病毒性结膜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使用冷敷等方法减轻眼部充血等症状。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儿童感染病毒性结膜炎时,要避免其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