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长麦粒肿怎么办
麦粒肿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分外、内麦粒肿。初期可局部热敷(控制温度)、保持眼部清洁(注意人群差异),要观察脓点形成,勿自行挤压,脓点形成难破溃或病情加重需就医切开排脓。预防要注意用眼卫生(针对不同人群)、增强体质(控制基础疾病)。
一、麦粒肿的基本认识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医学上称为睑腺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腺)受感染,内麦粒肿是睑板腺受感染。
二、早期处理措施
(一)局部热敷
原理: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一般可用40℃左右的温毛巾敷于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热敷温度,避免烫伤,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对温度感知不如成人敏锐。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热敷时更要密切关注局部皮肤反应,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可能异常,容易烫伤却不易察觉。
适用情况:在麦粒肿初期,红肿但还未形成明显脓点时,热敷是比较好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二)保持眼部清洁
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无刺激性的清洁液清洁眼睑,去除眼部分泌物,防止细菌滋生加重感染。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其清洁眼部,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组织。有过敏病史的患者在选择清洁液时要特别注意,应选择无过敏成分的产品,防止引发眼部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三、病情发展及应对
(一)观察脓点形成
随着病情发展,部分麦粒肿会形成脓点。如果是外麦粒肿,脓点通常出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的脓点则出现在睑结膜面。此时千万不要自行挤压,因为眼部静脉无静脉瓣,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感染扩散的风险更高,更要避免自行挤压。
(二)就医处理
当麦粒肿脓点形成且自行破溃困难或病情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在无菌操作下切开排脓。对于儿童患者,就医时要安抚其情绪,配合医生的操作。有眼部手术史或眼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病史,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预防措施
(一)注意用眼卫生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用手揉眼睛,因为手上可能携带大量细菌。对于儿童患者,要教育其养成勤洗手、不揉眼的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要注意控制用眼时间,避免眼部疲劳,因为眼部疲劳可能降低眼部的抵抗力,增加麦粒肿的发病风险。
(二)增强体质
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影响免疫力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会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增加麦粒肿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