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怎样用药
真菌性皮肤病包括多种类型,用药有共性,外用药是首选,严重者可口服。常见外用抗真菌药有唑类、丙烯胺类,口服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用药需注意,用药要足疗程,避免不良刺激,外用出现刺激要停药就医。
一、真菌性皮肤病的常见类型及用药原则
真菌性皮肤病包括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真菌性皮肤病用药有一定共性,首先要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根据真菌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药物。一般来说,外用药是首选,对于病情严重、外用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
二、常见外用抗真菌药物
1.唑类药物:如克霉唑、酮康唑等。克霉唑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体癣、股癣等;酮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能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影响真菌代谢。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达到抗真菌效果。
2.丙烯胺类药物:例如特比萘芬,它能特异性地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使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中角鲨烯的堆积,导致真菌细胞死亡,对皮肤癣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等。
三、口服抗真菌药物
1.伊曲康唑:适用于一些严重的、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真菌性皮肤病,如严重的体癣、甲真菌病等。其作用机制是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但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且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
2.特比萘芬:对于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较严重真菌性皮肤病可考虑使用,同样是通过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发挥抗真菌作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外用相对安全的抗真菌药物,如病情需要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需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因素计算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和排泄与成人不同,使用不当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
2.孕妇:孕妇患真菌性皮肤病时,外用抗真菌药物的选择需谨慎,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部分唑类外用药物相对安全性稍高,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一般禁用,因为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老年人:老年人患真菌性皮肤病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五、用药中的一般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时,要坚持足疗程用药,避免病情复发。同时,要注意避免搔抓等不良刺激,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细菌感染。如果外用药物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如红肿、烧灼感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