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麦粒肿怎么回事
内麦粒肿是由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病因主要是葡萄球菌感染,还有睑板腺分泌旺盛、眼部卫生差、抵抗力下降等因素;临床表现有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严重时可有畏寒发热;诊断靠眼部临床表现;治疗早期热敷、药物治疗,脓肿形成且保守无效时手术切开排脓;不同人群儿童、成人、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护理好,成人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老年人要注重护理及告知基础疾病。
一、病因
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睑板腺分泌旺盛、眼部卫生状况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内麦粒肿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熬夜、过度用眼、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睑板腺功能容易出现异常,从而更易受到葡萄球菌的侵袭引发炎症。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患病眼睑会出现红肿、疼痛,且疼痛较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局限性的硬结。病变处有压痛感,翻开眼睑可见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肿胀。一般发病3-5天后,硬结会逐渐软化,在睑结膜面形成黄色脓点,随后脓点可自行破溃排脓,之后炎症逐渐消退。
2.全身症状:一般来说,单纯的内麦粒肿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感染严重,可能会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三、诊断
医生主要通过眼部的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根据眼睑局部的红肿、疼痛、硬结以及睑结膜面的充血肿胀等表现,即可初步诊断为内麦粒肿。
四、治疗
1.早期治疗:在发病早期,可通过局部热敷来促进眼睑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热敷时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同时,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
2.药物治疗:可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以控制感染。对于症状较重或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但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手术治疗:当内麦粒肿形成脓肿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手术切开排脓。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切开脓肿,排出脓液。
五、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内麦粒肿时,家长要更加注意护理。要监督儿童不要用手揉眼睛,按医嘱按时给儿童进行眼部热敷和用药。由于儿童的眼部组织较为娇嫩,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成年人:成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内麦粒肿的发病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患内麦粒肿后恢复可能较慢。要更加注重眼部的护理,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同时,老年人若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治疗内麦粒肿时要告知医生,避免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