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眼睛突然失明的常见原因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因动脉硬化等致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骤降等)、视网膜静脉阻塞(因基础疾病致静脉血流瘀滞等,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等)、急性视神经炎(与自身免疫等有关,视力急剧下降伴眼球转动痛等)、玻璃体积血(因糖尿病等致血管病变使血液入玻璃体腔,视力下降等)、急性青光眼(房角关闭致眼压骤升,视力下降伴眼痛等),发生后应立即就医,告知既往病史等,家人陪伴协助,依病因针对性处理。
一、视网膜动脉阻塞
1.发病机制:视网膜动脉主干或分支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是老年人突然失明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因动脉硬化、血管痉挛、栓子栓塞等因素引起。例如,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瞬间狭窄或闭塞,影响视网膜血液供应。
2.临床表现:视力突然急剧下降,可降至光感甚至无光感,视网膜动脉变细,眼底后极部呈乳白色混浊等。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
1.发病机制:视网膜静脉血流瘀滞、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可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人常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从而增加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风险。
2.临床表现: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眼底可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等表现。
三、急性视神经炎
1.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的视神经炎症,炎症累及视神经导致视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引起视力突然下降。
2.临床表现: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眼球转动时疼痛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能发现视乳头水肿等改变。
四、玻璃体积血
1.发病机制:老年人常见的病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这些疾病可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或血管破裂,血液进入玻璃体腔,遮挡光线传导,引起突然失明。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引发血管病变,进而导致玻璃体积血。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等。
五、急性青光眼
1.发病机制:房角突然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眼压急剧升高,是老年人急性青光眼的主要发病机制。老年人的房角结构可能存在生理性退变等情况,容易诱发房角关闭。
2.临床表现:视力突然下降,伴有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眼部检查可见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等。
对于老年人眼睛突然失明的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老年人本身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就医过程中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同时,家人应陪伴在旁,协助老人行动,保持老人情绪稳定,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在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中,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如针对视网膜动脉阻塞可能需要采取扩张血管、溶栓等治疗措施;对于急性青光眼需要紧急降低眼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