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女性盆腔炎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原体感染(外源性病原体如性传播的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内源性病原体因阴道微生态平衡打破引发)、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因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致病原体入侵宫腔)、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时宫颈口开放,不注意卫生易致病原体入侵宫腔)、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直接蔓延至盆腔)、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既往有盆腔炎病史者抵抗力下降时复发),女性应注意相关卫生及就医。
病原体感染
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女性若有高危性行为,如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伴侣等,感染这些病原体的风险增加。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女性与感染沙眼衣原体的性伴侣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病原体容易侵入生殖道引发盆腔炎。淋病奈瑟菌同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女性感染后病原体可向上蔓延,引起盆腔炎症。
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需氧菌,以及脆弱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当女性阴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时,这些内源性病原体就可能引发感染进而导致盆腔炎。比如,长期使用抗生素、过度清洗阴道等都可能破坏阴道微生态,使内源性病原体大量繁殖而引发盆腔炎。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导致病原体入侵宫腔引起感染。例如,刮宫术是一种有创操作,如果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就会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宫腔,引发盆腔炎症。而且如果患者本身有阴道炎等下生殖道感染,在进行宫腔内手术时,也容易将病原体带入宫腔,从而诱发盆腔炎。
经期卫生不良
月经期间,女性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如果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卫生纸,或在月经期间有性生活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宫腔引发炎症。例如,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体,在月经期间会随着经血进入宫腔,从而引起盆腔感染。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可直接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炎。例如,阑尾炎患者,炎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可通过直接蔓延波及右侧附件,引发右侧输卵管炎、卵巢炎等盆腔炎性疾病。因为阑尾与女性盆腔相邻,炎症可通过腹膜直接扩散到盆腔器官。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既往有盆腔炎病史的女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下,可导致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比如,女性在过度劳累、月经期等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的时候,原本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可能会重新活跃,导致盆腔炎再次急性发作。
女性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避免高危性行为,在进行宫腔内手术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以降低感染风险,经期尤其要注重卫生,一旦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疑似盆腔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