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高怎么办
低血压高即舒张压高,正常舒张压60-89mmHg,≥90mmHg且收缩压<140mmHg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需通过饮食(减钠增钾、控热量保健康体重)、运动(适量有氧运动、避免久坐)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病史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压不达标时可能需用ACEI、ARB、CCB等药物治疗。
一、明确低血压高的定义及相关指标
低血压高即舒张压高,正常舒张压范围是60~89mmHg,当舒张压持续≥90mmHg且收缩压<140mmHg时,可诊断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二、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方面: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g,因为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舒张压。例如,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钠食物。
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等,钾有助于促进钠的排泄,对降低舒张压有帮助。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导致舒张压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BMI(身体质量指数)应控制在18.5~23.9kg/m2。
运动方面:
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血管弹性,有助于降低舒张压。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不同,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运动时心率可控制在(220-年龄)×60%~80%的范围;年轻人运动强度可相对高一些,但也不宜过度。例如,50岁左右的人快走时,心率保持在110~130次/分钟较为合适。
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时要更加温和。运动时应选择平缓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过大。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女性: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血压可能有变化,如妊娠期可能出现血压异常,平时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如妊娠期女性不宜过度节食减肥等,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有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控制舒张压尤为重要。因为这类患者本身血管和肾脏等器官已受到损伤,舒张压升高会进一步加重器官损害。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遵循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方案;肾病患者要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等,并且要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四、就医及药物干预(仅说明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当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时,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合并疾病等由医生决定,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