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通常出生后1年左右自然闭合,大部分宝宝早期卵圆孔未闭无明显症状、影响小,少数持续不闭有潜在风险,部分宝宝会因卵圆孔未闭引发偏头痛、不明原因脑卒中、影响运动耐量,发现卵圆孔未闭需密切监测,无明显症状、卵圆孔小可观察,有异常表现或卵圆孔大且不闭可能需医疗干预,还需避免诱发风险因素
一、卵圆孔未闭对大部分宝宝的影响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上的一个生理性通道,通常在出生后1年左右自然闭合。对于大部分宝宝来说,卵圆孔未闭在出生后早期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对心脏功能等影响较小。但如果卵圆孔未闭持续不闭合,可能存在一定潜在风险。例如,可能会增加反常栓塞的风险,即静脉系统的一些小血栓等异常物质,通过未闭合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进而导致脑血管等部位的栓塞。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据一些流行病学研究统计,单纯卵圆孔未闭但无其他基础心脏疾病的宝宝中,发生反常栓塞相关临床事件的概率较低。
二、卵圆孔未闭对部分宝宝的特殊影响
1.引发偏头痛:有研究发现,部分患有卵圆孔未闭的宝宝可能更容易出现偏头痛症状。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一些物质异常分流,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诱发偏头痛发作。例如,一项针对儿童偏头痛患者的研究显示,在患有偏头痛的儿童中,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相对高于无偏头痛的儿童群体。
2.导致不明原因的脑卒中:虽然儿童时期脑卒中相对少见,但对于存在卵圆孔未闭的宝宝,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宝宝有感染、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时,就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因为未闭合的卵圆孔使得静脉系统的血栓等有机会进入动脉系统,进而堵塞脑血管,引发脑卒中。不过,儿童时期因卵圆孔未闭导致脑卒中的情况总体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等造成严重影响。
3.影响运动耐量:对于一些卵圆孔未闭较大的宝宝,可能会在运动时出现不适症状,影响运动耐量。这是因为卵圆孔未闭影响了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运动时心脏负荷增加,未闭合的卵圆孔使得血液分流情况改变,从而导致宝宝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气促、乏力等表现,影响其运动能力和活动水平。
三、卵圆孔未闭的监测与处理建议
对于发现卵圆孔未闭的宝宝,需要密切进行监测。一般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卵圆孔的闭合情况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如果宝宝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卵圆孔未闭较小,通常可以先进行观察,等待其自然闭合。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一般情况,如有无反复头痛、呼吸困难、活动后乏力等表现。如果宝宝出现上述异常表现或者卵圆孔未闭较大且持续不闭合,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并考虑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如在必要时可能会考虑介入治疗等,但介入治疗在儿童中的应用相对较为谨慎,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同时,对于有卵圆孔未闭的宝宝,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诱发风险的因素,如预防感染、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等,以降低潜在的不良影响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