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用什么药
局部抗真菌药物有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制霉菌素制剂,分别介绍了它们的作用机制、用法及不同人群使用注意事项;全身抗真菌药物有氟康唑,介绍了其作用机制、用法及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同时强调妊娠期、哺乳期、婴幼儿及有基础疾病患者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及用药时的特殊情况及要求
一、局部抗真菌药物
1.克霉唑制剂:克霉唑属于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过程发挥抗真菌作用。可选用克霉唑栓,每晚1粒(15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每日早、晚各1粒(150mg),连用3日;还有0.5%克霉唑阴道片,单次用药即可。对于妊娠期女性,属于B类药物,相对安全,但也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因为妊娠不同时期用药风险有差异,孕早期应谨慎,孕中晚期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选用。
2.咪康唑制剂:咪康唑能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影响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常用的有2%咪康唑栓,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也有3%咪康唑栓,每晚1粒,连用7日;还有2%咪康唑凝胶,每晚5g,连用7日。非妊娠期女性可根据病情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剂型,而对于哺乳期女性,使用时需考虑药物经乳汁分泌的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3.制霉菌素制剂:制霉菌素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以致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常采用制霉菌素栓,每晚1粒(10万单位),连用10-14日。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特殊,使用制霉菌素制剂需格外谨慎,一般不推荐自行使用,应在医生明确诊断为念珠菌性阴道炎且评估收益大于风险后,严格遵医嘱使用。
二、全身抗真菌药物
1.氟康唑:氟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主要成分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可采用单剂量口服氟康唑150mg的方案。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患者,使用氟康唑时需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易反复发生念珠菌感染,使用氟康唑后需关注病情变化及药物对血糖等代谢的可能影响。对于妊娠期女性,氟康唑属于C类药物,仅在确有必要时,经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使用。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妊娠期女性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时,由于孕期生理变化,阴道环境改变易患此病。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局部用药,避免全身用药尤其是孕早期。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考虑药物是否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局部用药相对更安全,若需全身用药应暂停哺乳。婴幼儿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极为罕见,多与不当使用抗生素等导致菌群失调有关,一旦怀疑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后谨慎处理,因为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差,用药风险较高。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同时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会影响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