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能引起心悸心慌吗
颈椎病有可能引起心悸心慌,即颈性心脏病或颈心综合征,其机制是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颈性心脏病临床有心脏症状伴颈椎病表现,需与真正心脏疾病鉴别。处理上针对颈椎病采用牵引、理疗、按摩等非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要鉴别诊断并合理治疗及采取预防处理措施。
一、颈性心脏病的相关解剖及病理基础
颈椎的交感神经纤维分布较为广泛,当颈椎发生病变时,如颈椎骨质增生使椎间孔狭窄,压迫颈部交感神经;或者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刺激周围组织累及交感神经。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其神经冲动可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例如,颈部交感神经兴奋时,可能会导致心脏的血管收缩、心率改变等,从而出现心悸、心慌等表现。
二、颈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鉴别
临床特点:患者除了有心悸、心慌等心脏症状外,还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心脏方面的检查,如心电图等可能会有非特异性改变,但一般没有典型的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特征性表现。例如,部分患者心电图可能有ST-T改变,但经过针对颈椎的治疗后,心脏症状和心电图改变可改善。
鉴别诊断:需要与真正的心脏疾病相鉴别,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冠心病患者多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胸痛有其典型的发作特点,如与活动、情绪激动等相关,心电图可有动态变化,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而颈性心脏病患者通过针对颈椎的治疗,心脏症状多能缓解,且颈椎症状改善后心脏症状也随之改善。
三、针对颈性心脏病的处理及相关人群注意事项
一般处理:对于有颈椎病且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的患者,首先要针对颈椎病进行治疗。可采用颈椎牵引、理疗、按摩等非手术治疗方法。颈椎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减轻对神经的压迫;理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可以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对交感神经的刺激。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颈椎病时要更加谨慎。例如,颈椎牵引的重量和力度要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避免过度牵引导致颈部损伤加重。同时,在进行理疗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
长期伏案工作者:这类人群本身就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容易因颈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而出现病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颈部姿势,定时活动颈部,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工作间隙可进行颈部的伸展运动,如左右转动颈部、前屈后伸等,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出现颈性心脏病的风险。
儿童及青少年:虽然儿童及青少年患颈椎病相对较少,但长期不良的学习姿势等也可能引发颈椎问题。如果出现颈部不适伴心悸心慌等症状,要及时纠正不良姿势,可通过适当的颈部活动和简单的颈部保健运动来预防和缓解颈椎问题。
总之,颈椎病是有可能引起心悸心慌的,在临床中对于有相关症状的患者要注意鉴别诊断,针对颈椎病进行合理治疗,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