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如何治疗
主动脉瓣狭窄治疗需综合多因素选方案,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手术治疗分人工机械瓣置换(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机械瓣需终身抗凝,生物瓣适用于老年或抗凝禁忌证者但有远期衰败风险);介入治疗TAVR适用于有症状重度狭窄高外科风险及外科手术禁忌证者,术后需密切监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主动脉瓣狭窄尚无特效药物能逆转瓣膜的狭窄病变,但可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心功能等。例如,对于存在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利尿剂来减轻水肿,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来改善心肌重构等,但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主动脉瓣狭窄问题。
二、手术治疗
(一)主动脉瓣置换术
1.人工机械瓣置换:
适用于多种年龄段和不同病情的患者,但机械瓣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这对于有出血倾向、需要长期服用其他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药物的患者需要谨慎权衡。例如,对于年轻、预期寿命较长且没有明显出血禁忌证的患者,机械瓣置换可能是合适的选择,因为其耐久性较好,但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
对于老年患者,如果预期寿命相对较短,可能会考虑生物瓣置换。生物瓣不需要长期抗凝,但存在远期瓣叶衰败的风险。
2.生物瓣置换:
对于老年患者或有抗凝禁忌证的患者较为适用,如患有严重出血性疾病、近期有消化道大出血等情况的患者。生物瓣的优势在于避免了长期抗凝的麻烦,但随着时间推移,生物瓣可能会出现钙化、破损等衰败情况,需要再次手术的风险会逐渐增加。
三、介入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1.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于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且有较高外科手术风险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严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TAVR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小的治疗选择。例如,对于年龄≥75岁,外科手术风险评分较高(如EuroSCOREⅡ评分≥10%)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对于外科手术禁忌证的患者,TAVR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等,因为TAVR需要通过血管途径将人工瓣膜输送到主动脉瓣位置进行置换。
2.术后注意事项:
对于接受TAVR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出血情况以及瓣膜功能等。术后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进行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如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和保护。
总之,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传统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和TAVR等介入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